第448章明治新居
“号外!号外!德军轰炸伦敦,引起伦敦大火,五万人罹难!”
海陵满街都是奔跑的报童,紧急印刷的申报号外被抢购一空。
报童并不是失学儿童,而是寒假期间出去勤工俭学的。
有“茜茜公主助学基金”的存在,华夏是没有失学儿童的。
助学基金只是帮助少数困难户,真正起作用的是官府的大力投资和学费减免,这是邵全忠直接下命令,强制在全国执行的。
等这一代培养的每年几十万大学,几百万高中生、技校生毕业,华夏的各色高等人才和技术工人就会生井喷,过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人口总量大的好处。
唯一人口总量能和华夏比的天竺是英国领土,英国会让天竺儿童都上学么?
这件事在北方的议会上颇有争议,认为教育经费占税收比例太大。但即使是各省的土老帽督军,都极力支持这种行为。
这一点,华夏的老一辈统治者的意见是一致的,南北难得意见统一。
喷火器和燃烧弹做起来容易,好果子公司也没赚到多少钱,这就是个思路问题而已,一般人一时半会儿想不到。
几万两银子,专利就卖给德国人了,当然淮军自己以后也会装备喷火兵。
可惜德国人拿到燃烧弹和喷火器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
凡尔登会战和索姆河战役都已经结束了。两次战役,英法和德国双方伤亡过二百万人,结局是德国没打下凡尔登,英法也没击破德国在法国北方的防线,双方继续对峙。
没在大战役上用上,德国人顺手就用空袭的飞艇把燃烧弹投到了伦敦。
历史上一战,德军用飞艇轰炸伦敦,只是威慑,实际没炸死多少人,是因为凝固汽油弹的狠主意是二战的时候美国人才突然灵光一闪想出来的。
不是这玩意有多难做,就是以前没人想到。
这次德国人投到伦敦的不是炸弹,是凝固汽油弹,于是——伦敦悲剧了。
一场大火后,伦敦进行了紧急疏散,鸡飞狗跳,大路上挤满了逃出伦敦的难民。
第二天晚上,轰炸的飞艇如期而至。这次没死多少人,伦敦一天就几乎变成了空城。
但轰炸还在继续,战后伦敦重建估计不需要拆迁了。
躲到了温莎城堡的女皇陛下怒火中烧,下令通缉战犯威廉一世和毛奇。同时命令相,赶紧组织研制燃烧弹,组建英国飞艇舰队,轰炸柏林。
有了思路,英国人都不需要找邵全忠买凝固汽油弹的配方,这玩意好做啊。
三天后,柏林遭到轰炸,嗯,没死多少人,德国有准备,不过无数精美的建筑付之一炬。
英德双方都开始大造飞艇和燃烧弹,眼睛都红了。
1876年2月15日,乔园,二分竹屋。
邵全忠翻看着最新的申报,上面的消息是,英国各大城市统统遭到凝固汽油弹的轰炸,德国各大城市也一样,除了海德堡。
——因为邵全忠是海德堡伯爵。
燃烧弹和喷火器还没在战场上起到什么大作用,已经造成了英德双方过五十万平民的伤亡。
各国报纸上,明凝固汽油弹的徐寿,荣获“大恶魔”称号,代替了刚刚被授予这个称号不久的马克沁。
“报告!容慧夫人被牛津授予名誉校长的职位。”
“邵,这是剑桥来的申请,授予你剑桥名誉校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