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达若有所思地点头。
"这种编制与我军现有的加强营有什么本质区别?
"本质区别在于指挥架构和战场协同方式,"方宇坚定地回答,"传统加强营是临时拼凑的战斗群,各部分仍保持相对独立的指挥系统和作战方式。”
“合成营则是彻底融合的作战单元,从训练、指挥到后勤保障都是一体化设计的。
南部战区司令赵国强中将目光炯炯地盯着组织结构图,忽然开口。
"这个编制看起来确实很灵活,但关键是实战效果。方总工,你所说的对抗测试,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对手?
"一个标准的加强团,包括三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营,加上团属炮兵和工兵支援,总兵力约25人。
方宇胸有成竹地回答。
"在兵力对比上,我们处于劣势,但我相信合成营的作战效能会弥补这一差距。
这个回答引起了会场一片哗然。
几位年长的将军互相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一个营对抗一个团?这在传统军事理念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太冒险了!"张立新少将摇着头说,"这种兵力悬殊的对抗,即使是演习也会给士兵带来挫折感,对军心不利。
但赵国强中将却对这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兴趣。
"让我来理解一下,方总工,你是认为质量可以弥补数量上的差距?”
“这种合成营的作战能力真的能过传统编制的三倍以上?
"是的,赵司令。
方宇的语气更加坚定。
"在现代战场上,作战效能不再简单地与兵力数量成正比。”
“信息优势、决策度、火力精准度和协同能力才是决定因素。合成营的设计正是针对这些现代战争要素进行优化的。
徐如达总参谋长沉思片刻,转向大领。
"大领,我认为方总工的提议值得一试。”
“如果成功了,将为我军未来编制改革提供有力依据;如果不成功,至少也能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
大领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位军官。
他知道,这个决定远比一次简单的演习重要得多,这关乎龙国军队未来几十年的展方向。
最终,他缓缓点头。
"好,就这么定了。”
“我批准方总工的提议,一个月后进行实战演习检验。
他严肃地补充道。
"但有几个条件:第一,演习必须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进行;”
“第二,两支部队的选拔和准备必须公平;第三,成立一个由各军种代表组成的评估小组,确保评判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