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刚下乡的时候相比,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回京之后会更好。
……
随着天气慢慢变暖,姚振江的房子也建好了。
房子修好要搬出来,两口子商量了一下,决定请帮忙的兄弟来新家吃饭。
姚三媳妇特意来了一趟傅家,让他们一家都去。
姜瑜曼推辞不过,刚好在学校领了工资,她就把粮票收起来,从空间里拿出玉米面带了过去。
这就是他们这一顿的口粮。
此时请客吃饭,如果一家人全来了,通常都会带上一顿的口粮。
不然粮食就这么点,请这一顿,主家接下来都要饿肚子。
姜瑜曼当然能想到这些。
不仅如此,她感激姚振江夫妻俩帮这么多忙,除了玉米面,还送了半斤牛肉和鸡蛋。
后者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是进厨房的时候从袋子里拿出来的。
“瑜曼,你送这个干什么?”
姚三媳妇见了,赶紧摆手,“今天是我们感谢你们帮忙,来请你们吃饭,你怎么……”
“咱俩之间的关系,还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
姜瑜曼笑了笑,“你们搬新家,收了礼,以后日子才更红火,这是我们给的乔迁礼!”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姚三媳妇也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她用围裙把手擦干,接过东西,越看越是感动。
得益于姚振江去黑市的经验,她知道牛肉一点都不好弄。
这时候的牛当劳力用,在哪个大队都是宝贝,要不是病的治不好了,谁舍得杀?
况且这牛肉看起来不像是病牛肉,肯定是紧俏货。
百感交集下,拉着她的手,“这么贵重,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姜瑜曼道:“有空帮我做些衣服,我感激不尽。”
听了这话,姚三媳妇扑哧一笑。
满嘴答应,“那没问题,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千万别客气。”
有来有往,她心里的压力顿时小了许多。
“行,那我也帮你做饭。”姜瑜曼看她一个人忙,干脆也撩起袖子去帮忙。
两人有说有笑,做菜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