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几天,我们的交流仅限于课程内容。
学习、报告、讨论,所有的对话都是围绕着特训任务展开,严谨且条理分明。
能代做事一丝不苟,无论是课程笔记还是战术分析,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我则更倾向于战略部署与宏观战局推演。
她是细节管理者,我是整体规划者——这样的组合,在团队学习中恰好互补。
每当小组作业布置下来,我们总能高效地分工合作,节奏完美契合。
“我来整理数据,并归纳战术分析部分。”能代翻开笔记本,迅速列出要点,语气冷静而有条理。
“那我来负责模拟推演。”我点了点头,迅速接下任务。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故意拉近距离的刻意感,我们的合作自然、默契,效率极高。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顺畅的搭配,使我们的关系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拉近。
某天课间休息,能代合上手中的报告,难得地主动开口:“指挥官,你真的对这些知识很了解呢。”
我挑眉,轻笑道:“也谈不上,就是对历史和战术稍微感兴趣罢了。”
“只是稍微吗?”她轻轻笑着,紫色的眸子微微一弯,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
显然,她不太相信“稍微”这个词。
事实上,我的学习能力确实较强,结合自己的特殊背景,我在战术理论、海战史等方面有着相对深厚的储备。
而能代显然也是热爱学习的人,对于这些话题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需求,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求知欲。
这场简短的对话,成了某种契机。
从那天起,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随意,甚至在课余时间,也会一同讨论战术史、作战部署,时常不知不觉地聊上很久。
她很快发现,我不仅仅是“懂得多”这么简单,而是对各种战术理论都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我总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战术体系,让她豁然开朗。
“原来……还能这样理解吗?”她不止一次地惊叹。
“嗯,这种战术布局在实际战斗中更灵活,而不是死板地套用公式。”我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能代静静地听着,眼神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指挥官,我能记下这些吗?”
“当然。”
之后的课堂上,她总会随身携带一本小笔记本,专门记录我所提到的战术要点。
而当某次我们进行战术推演时,她下意识地翻开笔记,准确地引用了我之前的分析——这让我意识到,她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开始信赖我的判断。
渐渐地,我察觉到能代开始对我的知识和能力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依赖感。
而这种依赖,似乎不仅仅是对学术上的仰慕,而是在悄然酝酿成某种更深层次的情感。
……
清晨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斜洒进来,映在课桌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光晕。
陆续有舰娘走进教室,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而我走向自己的座位时,意外地发现桌上放着一份包装整齐的早餐。
一个手作饭团,旁边还有一杯温热的豆浆。
我微微一怔,下意识地开口:“这是……我的?”
“嗯。”
熟悉的声音从身旁传来,能代依旧坐在我旁边,目光落在手中的战术报告上,翻页的动作不疾不徐。
她的表情看似平静,语气也如往常一般理性而温和,但我注意到,她的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像是在掩饰什么。
“你应该不会自己准备吧?”她淡淡地补充道,依旧是一副不经意的模样。
我看了看这份早餐,再看看她放在桌上的笔记本,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我轻轻拿起饭团,放在掌心感受着它的余温,随即转头看向她:“你呢?你吃了吗?”
她翻书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眉眼间流露出一丝细微的不自在:“我在宿舍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