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悬殊爱恨交织
世界之大何以容身
人类之多焉能共存
击鼓鸣山吹笛怨柳
万物寂灭岂在一人
(八)
诗歌在山的北面
哲学在山的南面
在山顶交汇
你们在上山的坡上
我们在下山的坡上
在半山相错
淌过同一条河
重复过一条河
有人逆流而上
有人激流勇退
走进赌场
有人输钱
有人输命
一杯烈酒
醉了灵魂
醒了肉体
一块钟表
留住时间
带走记忆
《既是咒语更是预言》
点评者:程担,前《天涯社区论坛》诗歌编辑
用咒语为题,已经饱含深意。于是找到了这样的解释:某些宗教、巫术中被认为可以帮助法术施行的口诀;神话故事中认为可以起到特殊效果的词语。
于是诗人的口诀和特殊效果随着诗意冉冉升起。以“上帝造人之始就用死亡给人类戴上了紧箍咒”意在说明了一个真理,自然对于人类有着掌控力。这里既有诗意也有哲思,其实和组诗的最后一节的第一段是吻合的。于是在一组诗里,诗人接着诗意展露了艺术表现,也所谓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是观点表述,所以没有方法,只有咒语。或者说是没有有批判的武器。
于是,诗人只能回到现实的沉默,从历史中去回顾,每一位成功者都是自己的背叛者,说明什么呢?真理都是一个时期和一个时代的局限。真理是没有尽头的。这里诗人借助诗意表达了这样一种美学的观点来表述哲思。因为真理的无尽头,所以答案是永恒的探索和追求。我们必须通过梦境来给予一个会师。
于是,追求真理降格为对于主体人的具体要求,是有信仰的活在真实里,还是在真实里失去信仰。于是,诗人拿起诗笔,每一个人都一只笔来抒写真理的探索过程,所谓的真善美的感悟和实践。当你具体到在真实地捍卫信仰,必然要遭遇非人的磨难,诗人毫不吝啬笔墨,“屡败屡战任伤口结疤并再次撕裂
把泪和血对于酒中痛饮”
这些诗句洋洋洒洒,直面人心和现实。
但是有一种很必然和宽泛的现实就是,一个主体人和一个群体,在真实里失去了信仰。
第五组的这一句“爱的恐惧和平的恐惧
失去的恐惧未来的恐惧”,这也是承接在真实里失去了信仰的必然。这些诗句非常犀利的展现了这样一个现实。所以接下来的两首,诗人必然要有一个迂回,“山峦总在顶峰时才出现悬崖,河流也在下坠时才诞生瀑布”,这里是诗篇的舒缓曲,让我们看到了在自然中生活的人们的那种必然境遇和必然的张力,一切都必须在对立中统一,又在统一中重新对立。洗牌是无止境的。
就象开篇说的那样。诗歌的艺术理想必然要和哲思有一个会师。也恰如人生,会错过会偶遇。会半道惺惺相惜。生命的历程在于选择,选择的后果各自承担。悲欣交集度人生,一块钟表留住时间……